土壤酸堿度, 又稱“土壤反應”,包括酸性強度和酸度數(shù)量兩個方面,或稱活性酸度和潛在酸度。它是土壤溶液的酸堿反應,主要取決于土壤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,以pH值表示。pH值等于7的溶液為中性溶液;pH值小于7,為酸性反應;pH值大于7為堿性反應。
土壤酸堿度的等級劃分
土壤酸堿度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級:pH值<4.5為極強酸性,pH值在4.5—5.5之間為強酸性,pH值在5.5—6.5之間為酸性,pH值在6.5—7.5之間為中性,pH值在7.5—8.5之間為堿性,pH值在8.5—9.5之間強堿性,pH值>9.5為極強堿性。
測量土壤酸堿度的方法
測量工具:可以使用專用的儀器——土壤酸堿度計來測定,測定范圍:pH= 3-8 pH
方法原理:土壤pH測定的方法大致可分為電位法和比色法兩大類,隨著分析儀器的進展,土壤實驗室基本上都采用了電位法,電位法有準確、快速、方便等優(yōu)點。在ASI方法采用了電位法,其基本原理是:用pH計測定土壤懸濁液的pH時,由于玻璃電極內(nèi)外溶液H+離子活度的不同產(chǎn)生電位差。還可以采用比色法來測量:取土壤少許(約黃豆大),弄碎后放在白磁盤中,滴入土壤混合指示劑數(shù)滴,到土壤全部濕潤,并有少量剩余。震蕩磁盤,使指示劑與土壤充分作用,靜置1分鐘,和標準比色卡比色,即得出土壤的酸堿度。
使用方法:(1)如果測定點的土壤太干燥或肥份過多,無法測土壤的酸堿度時,須先潑水在測定點位置上,待28分鐘后再測定。(2)使用測定器前須先用研磨布,在金屬吸收板的部位,完全的擦拭清潔,以防影響測定值。若是未使用新品,金屬板表層有保護油,須先插入土壤數(shù)次,磨凈保護油層后再使用。(3) 酸堿值測定時,直接插入測試點土內(nèi),金屬板面必須全部入土,約10分鐘所得的才是正確值。土壤的密度、濕度和肥份過多都可能影響測定值,故必須在不同的位置測定數(shù)次,以求平均值。(4) 測定器在10分鐘后酸堿值很穩(wěn)定,此時按下側(cè)邊白色按鈕,濕度立即顯現(xiàn)。
如何改良酸堿土壤?
土壤太酸太堿都是限制作物生產(chǎn)及品質(zhì)的重要因素,大多數(shù)的作物均不耐太酸或太堿的土壤。因此,了解了土壤酸堿度就可以對酸堿土壤進行改良。
改良酸土:土壤酸性過大,可每年每畝施入20至25公斤的石灰,且施足農(nóng)家肥,切忌只施石灰不施農(nóng)家肥,這樣土壤反而會變黃變瘦。也可施草木灰40至50公斤,中和土壤酸性,更好的調(diào)節(jié)土壤的水、肥狀況。
改良堿土:對于堿性土壤,通常每畝用石膏30至40公斤作為基肥施入改良。堿性過高時,可加少量硫酸鋁、硫酸亞鐵、硫磺粉、腐殖酸肥等。常澆一些硫酸亞鐵或硫酸鋁的稀釋水,可使土壤增加酸性。腐殖酸肥因含有較多的腐殖酸,能調(diào)整土壤的酸堿度。以上方法以施硫磺粉見效慢,但效果最持久;施用硫酸鋁時需補充磷肥;施硫酸亞鐵見效快,但作用時間不長,需經(jīng)常施用。還可以用洗鹽改良、農(nóng)業(yè)改良法改良堿土。
洗鹽改良:水是土壤積鹽的因素,也是脫鹽的動力。建立健全水利設施,實行河、井、溝、渠結(jié)合,排、灌、蓄配套,進行合理灌排,調(diào)節(jié)自然界水分循環(huán),可洗淋排除土壤中的鹽分。
農(nóng)業(yè)改良法:(1)增施有機肥。能提高土壤有機質(zhì)含量,改善土壤理化性狀,增強土壤保水能力。(2)種植綠肥。是有機肥的重要來源,還有增加覆蓋、減少蒸發(fā)和抑鹽作用。(3)合理耕作。合理耕作及時松土,可以減少蒸發(fā),破除板結(jié),改善通氣,抑制返鹽,利于種子萌發(fā)和根系吸收。(4)種植水稻。由于泡水時間長,土壤中鹽分被壓到耕層以下的地下水里,排出田外。(5)植樹造林。能降低風速,減少蒸發(fā),減輕地面返鹽。(6)刮除鹽土。在春秋旱季,將含鹽表土刮除,移出耕地外,降低土壤含鹽量。(7)開溝躲鹽。是利用鹽往高處走的規(guī)律,降低溝底含鹽量,以利種子出苗。(8)放於壓堿。把含泥沙較多的河水,引入事先筑好埂壩的地塊,使泥沙降下來,於地改堿。另外種植耐鹽堿作物,如棉花、高粱等。
土壤酸堿度對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長影響很大,我國西北、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,南方紅壤pH值小。因此可以種植和土壤酸堿度相適應的作物和植物。如紅壤地區(qū)可種植喜酸的茶樹,而苜蓿的抗堿能力強等。土壤酸堿度對養(yǎng)分的有效性影響也很大,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;堿性土壤中微量元素(錳、銅、鋅等)有效性差。在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中應該注意土壤的酸堿度,積極采取措施,加以調(diào)節(jié)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