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藥畝產(chǎn)11噸是不可能的。影響產(chǎn)量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土壤質(zhì)地、品種、蘆頭栽子選擇、溝深寬、肥料混用、架柴高矮、栽培管理、病蟲害防治等。在一般情況下山藥畝產(chǎn)量500~2500公斤左右。
山藥種植技術(shù)如下:
一、選擇種植地
山藥的產(chǎn)品其實就是地下的塊莖,而且須根比較細,所以說它對土壤的各種要求還是很嚴格的。而且山藥既不能受到干旱,也不能受澇,所以說土層的要求最好要深厚而且透氣性也要好、有機質(zhì)的含量要高、要是沙質(zhì)土壤的話就用那種微酸的,不過最好的土質(zhì)還是黃坭沙壤了,這種土質(zhì)十分利于山藥的生長和扎根。而且種植地在選好了之后要在冬天深耕在40cm以上,要把土壤好好的曬曬,在開春了之后,就按著畦高50cm,寬1.4m直接起畦整地,之后種植兩行,把環(huán)田的排水溝修建好,而且田長要是超過了20m的話我們還把腰溝加大,這樣就可以保證在多雨的季節(jié)里面迅速的排水了。而且山藥不可以連作,最好是每過3年再輪作一次。
二、施肥播種
要想把山藥種好,把基肥施夠也是非常重要的,每一畝里面我們可以用已經(jīng)腐熟了的有機肥差不多兩千公斤,或者是進口的復(fù)合肥45公斤,之后再加上過磷酸鈣差不多50公斤當基肥使用,在每年3--4月的時候,氣溫要是回升到了12度之上,而地溫已經(jīng)趨于穩(wěn)定,一直都在10度以上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選擇一個不下雨的天氣進行種植。而且在種植之前我們可以先按照行距的50厘米慢慢的把種植溝開好,之后咋兩個的植行間開溝把準備好了的基肥施下去,再立馬用土蓋起來,按株距差不多25--30cm把根頭都豎放在種植溝里面,注意千萬不要倒放,每個穴里面一塊就行了,要是用零余子來種植的話,每個穴里面就一個零余子就行了,而且為了讓根系快速的生長,要把它橫放在種植溝里面,之后再在上面蓋4cm的土。
三、種植管理
生長的前期我們要及時的除草,一般的話半月都要除草1次,一直到莖蔓可以上半架,之后把雜草除了就行了。把畦溝的土壤挖出來一些填到架里面的行間處,讓架里面形成一個高畦,這樣在雨季的時候排水就很方便了。雖然山藥比較耐旱,不過為了可以有一個豐產(chǎn),我們也要適當?shù)臐菜?。在它發(fā)芽期以及薯塊的形成時一定要濕潤,一般的話就是在第1次追肥的前后,要是一直不下雨,土壤就會出現(xiàn)發(fā)白,這時就要少澆1--2次,只需要土壤的表層變得潤濕就可以了。要是到夏秋交替的時候,出現(xiàn)長時間就要澆涼水來抗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