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筍因其供食用的嫩莖,形似蘆葦?shù)哪垩亢椭窆S,故中國已有很多人習慣將石刁柏稱為蘆筍。那么蘆筍產(chǎn)地在哪里?怎么種植高產(chǎn)?
一、蘆筍的產(chǎn)地在哪里?
蘆筍主要產(chǎn)自中國、秘魯、德國、法國、西班牙、美國、日本等國家。
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蘆筍種植面積最大的生產(chǎn)和出口國。
蘆筍在我國廣泛種植,目前國內(nèi)除西藏、青海兩個省區(qū)沒有種植外,其他各省均有種植,其中90%的面積集中在黃淮流域的魯、豫、蘇、冀、晉、陜等省。在這些省份中,又以山西的栽培面積最大。
二、蘆筍怎么種植高產(chǎn)?
1、地塊選擇
蘆筍適宜的土壤環(huán)境特點主要有:土質(zhì)肥沃、土層深厚、地下水位較低等。
在土質(zhì)的選擇上,砂質(zhì)土的效果要好于黏質(zhì)土。整地工作開始前,進行全面施肥來追加肥料。施肥的肥料主要有有機肥、復合肥等,施肥要保證每667m2土地撒施均勻。隨后將土壤深翻作畦,并將畦田耙平。之后開挖種植溝,溝的深、寬分別維持在30cm、40cm。
2、種子處理
蘆筍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。將種子放入清水中,漂浮在水面的秕種子要立即清除。剩下的種子則需要進行多次清洗并浸泡。種子浸泡的水溫要保持在25~30℃左右,每天進行換水。撈出之后將種子瀝干。再用濕紗布將種子保濕與催芽,當種子露白之后可以進行播種。
3、適時種植
在適宜的種植時節(jié)播種蘆筍。播種的地溫一般維持在18~20℃。如果是在春節(jié)種植,要在霜期過后進行,因為那個時間段地表溫度上升,有助于蘆筍提早出芽。如果播種時間過晚,那將導致蘆筍的植株生長較為緩慢,母株形態(tài)較小。
4、田間管理
重點是培土除草和澆水施肥,保障蘆筍莖株生長飽滿。幼年期管理的微量元素需求方面,以N、K為主,并輔助部分Ca、Mn、Zn、Cl等。在蘆筍發(fā)芽的過程中,可以將有機肥一次性施用。并根據(jù)季節(jié)的實際情況,將筍田進行松土。
5、病蟲害防治
蘆筍的病害主要有莖枯病,主要的防治方式有:選擇合適的種植地,種植地在整地過程中減少菌源與病菌傳播,在種子的選擇上選擇抗病害強的品種,采用藥物殺菌等。
蘆筍的蟲害主要有螻蛄、地老虎、蠐螬、金針蟲、有蚜蟲、甜菜夜蛾、甘藍夜蛾、薊馬等。應將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結(jié)合起來。
6、蘆筍的采收
在蘆筍采收工作開始的時候,要補施接力肥。一般在采筍期的頭4個月必須多次追加施力肥。施力肥的追加剛開始可開溝土施,隨后可以采用灌水的方式來進行沖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