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銀行整天跟貨幣打交道,收存款、放貸款;這個銀行則跟土地打交道,存進來的是土地,貸出去的還是土地。
它就是“土地銀行”。2015年3月,為了解決“地塊碎、勞力弱、缺投入、缺服務”等農業(yè)經營掣肘因素,臨潁土地銀行(河南匯農土地流轉發(fā)展有限公司)成立。
這是河南省第一家全縣域推進的土地銀行,臨潁縣政府持股87%,農發(fā)行河南省分行全程參與組建。它既是土地流轉平臺,還能為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提供急需的貸款服務。一年半過去了,這家土地銀行經營狀況如何?各方反應如何?運轉中還有哪些“成長的煩惱”?
政府主導土地流轉平臺農戶、種田大戶吃上“定心丸”
在當?shù)厝搜劾?,臨潁土地銀行的重要性一點不比遍布大街小巷的其他銀行遜色。
11月17日,在杜曲鎮(zhèn)杜街村河南和眾大美農業(yè)科技產業(yè)園有限公司1100多畝的辣椒地里,老王正招呼170多個務工農民摘辣椒。
“地包給誰也沒有包給政府放心啊!”老王笑嘻嘻地說道。土地銀行成立前,老王家的15畝地直接包給種植大戶,現(xiàn)在他寧愿把地“存”進土地銀行,再由土地銀行“貸”給和眾大美農業(yè)科技產業(yè)園。
一存一貸之間,貌似增加了麻煩,卻讓農戶和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因此吃上“定心丸”。
流轉土地,農民怕大戶虧錢跑路,大戶怕農民三心二意。臨潁土地銀行總經理郭彥杰說,如今,農民存地的利息(土地流轉費)由土地銀行按期支付。種田大戶直接向土地銀行申請用地,支付利息(土地流轉費),不用再和一家一戶談判。土地流轉規(guī)范了,雙方的矛盾和糾紛減少了,沒有后顧之憂的農戶可以安心出門打工,種田大戶也能放心經營、增加土地投入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自成立以來,土地銀行已存貸土地總量25萬畝,涉及農戶4.8萬戶,占全縣流轉土地面積的二分之一,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28.5%。目前有3000畝耕地正在辦理存入手續(xù)。
“我們鼓勵以村組為單位集中連片存,而且存期越長,利息越高,方便土地整治和再分包。”郭彥杰介紹,土地銀行目前連片50畝以上、存入期限5年以上的超過80%,100畝以上、貸出期限5年以上的超過70%,促進了土地流轉規(guī)?;嵘?a href="http://www.maskodm.com/tags/444.html" class="tag-link" target="_blank">規(guī)模經營效益。
農發(fā)行提供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貸款融資不再那么難
一直以來,缺乏有效抵押物是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難以逾越的融資障礙。破解“貸款難、貸款貴”是臨潁土地銀行設立的一個重要初衷,農發(fā)行河南省分行發(fā)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農發(fā)行河南省分行創(chuàng)新處副處長霍學懷介紹,為了給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鋪平道路,該行與漯河市、臨潁縣通力合作,全程參與搭建土地銀行,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、可推廣、可持續(xù)的信貸支農模式,在全國農發(fā)行系統(tǒng)也是第一家。
目前,臨潁縣82家新型經營主體已經從土地銀行獲得7300萬元的融資支持,貸款金額高的突破200萬元,最低達到25萬元,利率也比市面上低。
臨潁縣天健農業(yè)科技專業(yè)合作社是受益者之一。“合作社1800多畝耕地原來地租一次性要付180萬元,現(xiàn)在我只用付30%,另外70%由土地銀行先墊付給農戶,到糧食收獲了再還,資金壓力減輕不少。”合作社負責人仝海亮說,今年9月份土地銀行提供的流動資金貸款更是雪中送炭,眼看要秋種了,麥種、化肥錢還有30萬元的缺口,急得沒辦法,趕快向土地銀行申請,貸款一天就到位了。
事實上,農發(fā)行的放貸對象是土地銀行,還款的當然也是土地銀行,種植大戶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客觀上轉嫁給了土地銀行。那么,土地銀行又有何辦法抵御風險?
郭彥杰坦誠,目前,因配套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原因,單純以土地經營權作為抵押貸款還不能完全實現(xiàn)。土地銀行為大戶墊付的70%土地流轉費用,一半無須抵押擔保,另一半則需要公職人員或企業(yè)提供擔保。
另外,控制風險還有三道安全閥。第一道是種植業(yè)保險,想融資的大戶必須購買種植業(yè)保險,以降低自然災害損失;第二道是正在推進的貸款保證保險,大戶確實還不上貸款時,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;第三道是政府出資設立的500萬元風險準備金,用于農發(fā)行的貸款風險補償。
可喜的是,臨潁土地銀行2015年發(fā)放的1300萬元首筆土地流轉貸款已經全部收回,沒有一個大戶欠錢不還。
維持持續(xù)運轉土地銀行開拓多種經營
土地銀行的生命關鍵在于市場化,如何能在保障各方利益、促進土地規(guī)模經營的同時,找到自身發(fā)展的支撐和動力是關鍵所在。
這也是臨潁土地銀行面臨的實際困難。郭彥杰說:“土地銀行只求保本微利,按照設計,最重要的盈利點是土地存貸息差,即農戶存到我們這一畝地1000元的話,貸給用地大戶再加20~30元的差價。”但實際工作中,大戶們并不買賬,目前土地銀行的收入主要依靠融資帶來的利息差。
據(jù)介紹,臨潁縣有意整合涉農項目優(yōu)先投放土地銀行,這對土地銀行的發(fā)展是一大利好。郭彥杰說,這將有助于提升土地基礎設施條件,增加存入土地的含金量,使種植大戶樂于接受存貸息差。
同時,為拓寬業(yè)務范圍,土地銀行去年從農發(fā)行河南省分行申請集體建設用地復墾貸款1.7億元,對農村荒坑、荒片及違章建筑拆遷騰出土地進行整治復墾,去年以來,已整治復墾農村土地5400余畝。耕地面積增加了,土地銀行也找到一條不錯的盈利途徑。
通過土地流轉平臺,土地銀行手里積攢了大量的新型經營主體客戶。郭彥杰介紹,土地銀行已經開展了諸如無人機飛防、農資代購、測土配方施肥等綜合服務,增加自身收益。
不過,現(xiàn)階段土地銀行“成長的煩惱”也不少,比如資金缺口大、鄉(xiāng)鎮(zhèn)服務網點少、金融服務產品單一等等。
在國家已經明確“三權分置”的大背景下,臨潁土地銀行將獲得一系列政策紅利,依托政府的公信力和資源優(yōu)勢,加上農發(fā)行河南省分行的資金支持,將在土地流轉、規(guī)模經營領域大有作為。
省委政策研究室處長王民選認為,臨潁土地銀行借“三權分置”改革東風不斷完善配套措施,為金融資金注入農業(yè)搭建了很好的平臺,激發(fā)農業(yè)生產要素活力,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經營農業(yè)的積極性,為破解“誰來種地、怎么種地”的難題拓展了途徑,彰顯出深化改革的河南元素。